给读者安利一本新新闻主义的代表书籍,书名叫《Fame and Obscurity》,中译《被仰望与被遗忘的》。事实上,这是一本新闻传记,作者是 Gay Talese,是位美国的专栏记者,同时也是一位作家,目前共计出版书籍 13 部,其中较为人知的书籍包括了《王国与权利》(The Kingdom and the Power)、《邻人之妻》(Thy Neighbor’s Wife)等。
而本期文章要讲的这本《被仰望与被遗忘的》,是作者早期的代表作,该书是在 1970 年的时候初发行的,中文译本是在 2017 年才拿到版权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
Gay Talese
Gay Talese, January 2017, ©Robyn Twomey/The Village Voice
Gay Talese 于 1932 年 2 月 9 日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开普梅的海边城市,意大利裔美国人,大学就读于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毕业后在 NYT(纽约时报)做记者。1959 年,与同样身为作家的 Nan Ahearn 结婚,后两人生两个女儿。Gay Talese 今年 87 岁,依然坚持写作,2011 年的时候获得了 Norman Mailer Prize(Distinguished Journalism)。
该奖项为纪念美国作家 Norman Mailer 而设立的,奖项最早出现在 2009 年,截至 2016 年,共有 19 位作家获奖,分别为不同类型的 Norman Mailer Prize。 |
Gay Talese 是 20 世纪美国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之一。本书的中文译者范晓彬、姜伊敏两人在 2001 年初秋的时候(此时 Gay Talese 正好访华)与其会面,形容 Gay Talese 的举止优雅及谈吐睿智,性格中带有与生俱来意大利人的乐天态度和亲和力,两位译者将此次会面的感言写入书籍的中文译本之后记。
新新闻主义
New Journalism,即后来我们常看到的新新闻主义,最早是由 Tom Wolfe 沿用的一种新闻体系,非虚构写作风格,通常以小说体裁的形式记录新闻。
如果你是《纽约客》、《大西洋月刊》、《滚石》、《纽约》、《时尚先生》这些杂志的忠实读者,对新新闻主义的写作结构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新闻主义主义最早是在 1960 年代至 1970 年代出现的,其代表人物包括 Tom Wolfe、 Norman Mailer(对,那个奖项)、Truman Capote 和 Timothy Hunt,及其本书的作者 Gay Talese。
也正是它的体裁如此,在早期的时候颇有争议,一度被认为是「准新闻」(该词具有贬义色彩),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该观点是由已故评论家 Dwight MacDonald 提出的,他个人认为这种新闻体裁在形成的过程中作者或记者往往会为追求戏剧性效果而添油加醋,支持的一方则是认为新新闻同样具备有新闻的广泛的真实性,只是借用的体裁不同。
值得一提是,有一件事件读者可以了解一下,作为新闻主义的头号代表人物 Tom Wolfe 于 2018 年 5 月 14 日(美国时间)在曼哈顿的一家医院逝世。
Tom Wolfe, author of the 1979 book "The Right Stuff," seen in 1972 at Kennedy Space Center in Florida. The Apollo 17 Saturn V rocket is visible on the launch pad behind him. (Bettmann/Corbis)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在西方新闻学中有很多派别。按照方法论的不同,其中较为知名的可以划分为 5 个派系,它们分别为新新闻学、精确新闻学、阐释新闻学、调查新闻学、发展新闻学。每个学派都有它的代表人物及典型事例,比如调查新闻学的典型事例就是美国水门事件。 |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纽约:一位猎奇者的足迹》,该部分讲述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的纽约城;第二部分,《大桥》,该部分讲述韦拉扎诺大桥(Verrazano-Narrows Bridge)及它的建筑工人们;第三部分,《走向深处》,由 11 个短篇人物小传组成。
根据作者 Gay Talese 的说法,这三个部分其实之前是独立发行 / 刊登过了,而这本书则是将其内容汇集一块,并由 Gay Talese 取《被仰望与被遗忘的》为书名。
20 世纪的纽约城
该部分以细腻的描述来讲述纽约城不为人知的一面,纽约城的背后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在纽约城每天有 250 人死去、460 个新生儿出生、有 200 个核桃贩子、30 万只鸽子、600 尊雕像和纪念碑。
再或者,街道上流浪的猫可能是某户贵妇人家里跑出来“兼职”的猫,橱窗里的人体模特经常遭变态者「猥亵」,这些细节描写等等。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里的哥谭市(DC 宇宙里指代纽约市)没有正义使者 BatMan,只有那些匿名的平凡的纽约群众,但在作者笔下,他们变得有名有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人色彩。
大桥
「他们把一个个的地方用大桥连接起来了,可他们自己的生活却支离破碎」,作者 Gay Talese 如是说。
作者在 1961 年至 1964 年期间里时不时抽出时间前往大桥(韦拉扎诺大桥)的工地观察建筑工人们,当然,戴着安全帽,最危险的时刻是与建筑工人们一同爬上距海面 600 英尺高(182.88 米,等同高度为一座赫斯特大厦)的钢梁和缆索,期间作者偶尔也会和一些建筑工人们一同回家。
读后感言:大桥让我联想起了中国的高铁工程,中国高铁将突破 3.5 万公里的长度(2019 年年度),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或报道侧重于强调国家的经济实力,但事实上,这其中不可否认也有中国建筑工人的精神,以京沪高铁为例,共聘用了 11 万中国工人施工,共计花费 2209 亿人民币。
走向深处
《走向深处》部分是由 11 个短篇人物小传组成,这些人物涵盖了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更像是一封 60 年代的「情书」,记录着几位名人曾经的辉煌,然而辉煌过后却是同样拥有尴尬的普通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