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美群體為主的英文互聯網在今年因一家初創公司的成功,讓 Newsletter 再度火熱起來,并引領著其它互聯網企業的陣營加入。這也讓人值得去思考,Newsletter 是像前不久的 Clubhouse 一樣曇花一現,還是會點燃新的火種越燒越烈。
文章目录
Substack 造就了獨立媒體人的「應許之地」
受新型肺炎疫情的影響,Podcast 的用戶群體激增,在去年的時候迎來第三時代,而 Newsletter 則在今年不久步入第二時代。2021 年上半年,Newsletter 在英文互聯網市場再度火了起來,這是因為一家以 Newsletter 方式為用戶運營的公司經過兩年的時間取得良好的用戶增長效果,這家公司叫做 Substack。
編者按:Podcast 第一時代即《 Daily Source Code 》的上綫,第二時代則是 《Serial》的上綫。
根據媒體報道,Substack 目前已經有超過 50 萬付費用戶(每月用戶增長 1200 萬)。在今年 3 月份還拿到 a16z 領投的 6500 萬美元 B 輪融資,目前市場估值 6.5 億美元。有趣的是,Substack 團隊回應媒體的采訪時稱:「Substack 的運作模式,微信的成功給予他們很大啟發。」正是這個回應,內地媒體甚有將 Substack 稱為「美版訂閱號」。
Substack © AFP via Getty Images
新媒體的崛起打破了媒體行業固有的單向傳播途徑形式,但也在某種層面上加劇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其中最明顯是「內容為王」的時代轉型為「流量為先」的主宰市場,這也導致有內容農場、假新聞、標題黨、娛樂新聞等在互聯網媒體市場上不乏出現,與此同時,AI(人工智能) 的出現讓(用戶畫像)算法介入其中,越來越多的平臺效仿運作模式,讓媒體行業之通道擁擠不堪。
而 Substack 選擇了化繁為簡,直接為獨立媒體人提供一個平臺寫作,剔除了 AI 算法,僅搭建一個連接讀者與獨立媒體人的橋梁。換個角度觀察,Substack 並不具備流量效應,吸引流量的是獨立媒體人本身(內容),本質上是提供 blog 平臺為獨立媒體人並為其打造個人 IP,屬於獨立媒體人的 IP,而在讀者方面,閱讀的主動權也得到了回歸。
Bulletin/screenrant
而這種運作模式,Substack 從來一開始便是如此定位,在 Substack 初創期招攬許多記者加入其平臺寫作發展為獨立記者或獨立攥稿人,而在後續,Substack 也將啟動一個 100 萬美元的 Substack Local 項目,向平臺上有興趣報道本地新聞的獨立記者提供資金和其他福利支持。其運作模式也並非獨有的,這種商業模式在中文互聯網也可見。
Substack 將 Newsletter 推向成功的一面,顯然也給了其它互聯網公司提供了資本市場新玩法,其中就包含社交平臺巨頭 Twitter、Facebook 分別在今年的 4 月和 6 月也緊隨脚步推出了自家的 Newsletter 功能(項目名稱分別叫 Bulletin 和 Twitter Newsletters,目前皆處於內測階段)。
無獨有偶,輕博客平臺 Medium,就在本月月初也為其平臺下的創作者提供 Newsletter 功能。Newsletter 在英文互聯網地區,似乎將演變為獨立媒體人的「新火種」。
Newsletter 第二時代會面臨什麽挑戰?
郵件亦有可能成廣告騷擾
事實上,Newsletter 其實是屬於營銷渠道的一種,受限於當地法律的管製,海外的電話和簡訊營銷並不能發展為主要的營銷渠道,而通過 Newsletter 方式收集的用戶郵箱便是成了一種行業默許的主要營銷渠道。同時 Newsletter 的訂閱操作也很便捷,用戶輸入郵箱地址按下訂閱按鈕即可,但是很大概率第一封 Newsletter 會被信箱標記為垃圾郵件,要麽用戶基本不查看。
Newsletter 的發展道路也并不是沒有阻力,臉書劍橋事件的發生,讓英文互聯網逐步掀起一股「保護隱私」浪潮,像 Apple、Firefox、DuckDuckGo 這些企業(或組織)開始針對用戶郵箱隱私為切入點,推出對應的保護服務,基於郵箱服務的 Newsletter 似乎將面臨著一層新起的「阻礙」。
但換個角度思考,Newsletter 作為一種信息獲取方式,讀者可以創建一個專門接收 Newsletter 的郵箱號,方便與其它的郵箱號區分,這就從根源上杜絕了後續因訂閲 Newsletter 預留郵箱號而出現郵件廣告騷擾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基於郵件的雙向性,接收的 Newsletter 也便於個人歸檔,即使創作者已經刪除了該郵件。對比 WeChat、Line、Kakao 等應用訂閲信息的推送,Newsletter 可以讓用戶多一份「寧靜」。
信息接收方式非主流
Pew Research Center
根據 Pew Research Center 的今年的調研報道顯示,Z 世代及往後的群體主要通過社交平臺查看新聞,另一邊,最新的消息顯示,路透社和美聯社與推特合作,將會為推特平臺上的資訊提供信息源。這讓 Newsletter 在這個人人都用社交平臺看資訊的時代顯得格格不入,Newsletter 面臨著又一新的「阻礙」。
點對點不容易打破同溫層
編者按:同溫層(效應)會導致一個人在同一網站中接受到的資訊被侷限於某個範圍,令處於相對封閉環境中的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實的全部。
Newsletter 本身也有明顯的「不足之處」,讀者容易掉入信息的同溫層(效應),而算法的信息流可以人為加以操作進而破壞這類同溫層。不僅如此,還有一個所有內容傳播都有可能面臨的問題,創作者本身在後續可能會因為各種因素出現停更、斷更等現象。
Newsletter 在簡中地區「水土不服」
Newsletter 轉向(簡體)中文互聯網群體,因為其用戶群體對郵箱的依賴性並不強烈,所以僅僅成為一種雙向性選擇很高的信息獲取方式(用戶可以不通過這種方式訂閱,即便訂用戶訂閱了,博主也可以不對該用戶進行推送),正是如此,很難被內地的商業公司青睞。
在中文互聯網,Newsletter 這種訂閱方式可有可無,通過觀察也不難發現,Newsletter 在簡中地區目前也隻有少數博主在推動。在這些推動的博主中,方可成大概是最為積極的頭部人物之一,其名下的新聞實驗室便是以 Newsletter 方式推送,不僅如此,方可成還邀請了其它博主加入其中,並整理一份中文 Newsletter 持續更新的訂閱列表 。
對於大陸地區的中文讀者而言,Newsletter 這種信息接收方式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跳內容審查。當然,如果用戶如果使用內地郵箱,應政策要求,包含敏感內容的郵件依然會被過濾掉,一般出現的情況是收不到該郵件(Newsletter)。
Newsletter 推薦訂閱名單
由於中文互聯網(不含繁體)Newsletter 真的屈指可數,其中方可成給出的列表是目前較為完整的,所以這裡僅僅是簡單的再整理一下中文 Newsletter 列表,並在此增加一些英文的 Newsletter。此外,參考的文章我放在下方了,方便讀者們查閱。
名稱 | 分類 | 收費 | 語言 |
知識份子 訂閱 | 社科、醫學 | 否 | 簡中 |
中外對話 訂閱 | 環境 | 否 | 簡中/繁中 |
新聞實驗室 免費版 訂閱 |
新聞、社評 | 否 | 簡中 |
新聞實驗室 付費版 訂閱 |
新聞、社評 | CN¥32 月費 | 簡中 |
端傳媒 付費版 訂閱 |
綜合新聞 | HK$20 月費 | 簡中/繁中 |
The Information 中文版 訂閱 |
商業經濟 | 否 | 簡中/繁中 |
端傳媒 免費版 訂閱 |
綜合新聞 | 否 | 簡中/繁中 |
綠色回聲 訂閱 | 環境、動物 | 否 | 簡中/英文 |
DuckDuckGo 訂閱 | 網路安全 | 否 | 英文 |
看鑒中國 訂閱 | 聚合新聞 | 否 | 簡中 |
輕芒封面 訂閱 | 聚合新聞 | 否 | 簡中 |
第六聲 訂閱 | 綜合新聞 | 否 | 英文 |
全球深度報導網 訂閱 | 行內新聞 | 否 | 多語言 |
國際記者網路 訂閱 | 行內新聞 | 否 | 多語言 |
EFF 國際民權組織 訂閱 |
人權觀察 | 否 | 英文 |
Citizen Lab 訂閱 | 新聞研究 | 否 | 英文 |
Nieman Lab 訂閱 | 新聞研究 | 否 | 英文 |
Les Jours 訂閱 | 跨領域 | €8.9 月費 | 法文 |
TSBBLOG 訂閱 | 网络相声 | 否 | 簡中 |
報導者 訂閱 | 綜合新聞 | 否 | 繁中 |
一方天地 訂閱 | 聚合內容 | 否 | 簡中 |
NGOCN 訂閱 | 独立媒体 | 否 | 簡中 |
TingTalk 訂閱 | 极客文化 | 否 | 簡中 |
中国媒体快报 訂閱 | NGO、机构研究 | 否 | 簡中 |
林中来信 訂閱 | 社评 | US$5 月費 | 簡中 |
Λ-Reading 免费版 訂閱 |
科技、社评 | 否 | 簡中 |
CPJ 訂閱 | 记者观察 | 否 | 英文 |
棱镜通讯 訂閱 | 阅读分享 | 否 | 中文 |
小鸟文学 訂閱 | 综合新闻 | 否 | 中文 |
LateBlog 訂閱 | 互联网观察 | 否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