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为独立博客系列的第三篇原创文章,亦为扩展系列文章,在前两篇文章我告诉读者们,独立博客在中文互联网上的整体之现状呈现小众化,即便如此,博客曾作为新一代社交网络产品的源头,它在世界互联网的发展史上属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它由高光走向暗淡,对于网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起到积极作用,这也是它作为开方式互联网独有标签的表现之处。

今天这篇文章,我请到了茶几部落的博主茶几哥,由茶几哥创建的茶几部落和我的博客(TSBBLOG)是友链关系,茶几哥自创建茶几部落以来坚持博客写作十年,无论是在博客写作方面还是在互联网文化上都有着自己深厚的见解,而在今天的这篇访谈中主要就茶几哥近期的一文《2020 年,独立博客会迎来“文艺复兴”吗?》为主题,并由我和 疯钻 两人与茶几哥对话独立博客议题。

文章目录

独立博客

(独立)博客是什么

博客的英文是 Blog,最初原词为 Weblog, 由 web 和 log 两个单词组成 ,最开始在中文互联网翻译为网络日志,简称网志,后被 Peter Merholz 简化为 Blog,藉此,世界互联网开始沿用 Blog 一词,故其中文翻译也开始变化,在中国大陆称为博客(音译),在台湾和马新则称为部落格(音译),香港则继续使用网志一词。

注:中国大陆之老一辈的网民也有使用网络日志/网志一词。

独立博客(Independent Blogs)是博客的其中一类,按照商业及托管性质的不同,可将博客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独立博客,也叫个人博客,通常而言独立博客是非托管的不带商业性质的博客(即相对 BSP 博客而言),第二类则为商业博客,或称公司博客,多与品牌营销抱有关系。

(独立)博客可以根据载体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常见形式,文字为主的 Blog(传统博客),图片为主的 Plog(图片博客),视频为主的 Vlog(视频博客),音乐为主的 Music / MP3 Blog(音乐博客),音频为主的 Podcast(播客)(也有一说播客无关博客,但考究其发展史,播客的出现与博客的存在密不可分),互联网群体根据自身需求的不同选择博客的形式也不同,如一些知名的摄影记者一般有属于自己的图片博客。

引入中国内地

独立博客进入中国互联网,大约是在 2000 年,当时博客在世界互联网上公开化,向着全球各地发散,2002 年,清华学子方兴东将 Blog 这一舶来物品正式引入中国内地,与王俊秀将 Blog 音译为「博客」,并创建网站博客中国把博客带入大众视角。

2003 年 - 2004 年,中大学子木子美事件和和天涯竹影青瞳事件为博客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起到加速作用,之后的几年里,以新浪博客为首的中国内地各大门户网站陆续开启了同名博客。

博客进化史

不知道是网民的疲倦感提前了还是新事物必取代旧事物,抑或是互联网发展最终会走向泛娱乐化及碎片化,中国互联网时间 2009 年之后内地网民们开始放弃博客这种长文章的写作方式,转投由三言两语便能有效情感抒发的微博客平台。

世界互联网时间 2005 年伊始,新一代社交网络服务微博客(microblog,即微型博客,也叫微博,不是指新浪微博,泛指推特这些)之初现开始交叉取代(传统)博客,全球各地的网民开始接纳这种「便捷有效」的互联网服务,后来,具有古典情怀的互联网创造者们为了弥补微博(客)的缺憾,在 2007 年,创造了一种介于两者(博客与微博)特性的互联网服务,它便是我们后来所知的的轻博客。如我们知道的 Medium、Tumblr 等就属于轻博客。

中国互联网时间 2009 年,新浪微博的出现给中国互联网的博客致命一击,2012 年,微软 MySpace 放弃中国市场,博客中国出现危机(后改名为博客网),敏思博客等第一批博客网相继关闭,2015 年,中国内地的「BSP 博客」及大部分轻博客以这一年为端点陆续的关闭其服务,如「百度空间」和「博客大巴」等就在这一年宣布关闭,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的博客时代或将落幕。

独立博客与言论自由

独立博客最大的魅力在于「独立」一词,如果把「独立博客」扩写成一句完整的话,即,一个独立且言论自由的私人博客。其中包含着的言论自由体现在话语权,来自香港的独立记者张翠容在「独立记者的前世今生」沙龙中曾经提到过,一个更为明显的独立记者往往拥有自己的(独立)博客,这个观点印证了独立博客的言论自由性(话语权)。

它可以不受限于相关服务商或政府机构的审查,在早期,较为人知的是,大陆网民通过在(独立)博客上报道新闻,虽缺乏新闻本身的新闻素养,但也成功脱胎出中国内地第一批公民记者,起到对社会的有效监督作用,不幸的是在 2008 年之后,除了公民本身一词外,其余与公民有关身份受政策影响,公民社会、公民记者等等,都在夹缝中不断的收缩直至消亡。

形态发生转变时,是在近几年,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等内地自媒体平台的封闭及网络部门对互联网信息管制红线的一再提高(如前时间发生的 AO3 事件便有圈内创作者呼吁转移独立博客),中文创作环境就内地而言日趋艰难,这也导致部分创作者开始「流亡」,创作者为夺回网络话语权,与此同时,受搭建「博客」的过程简单化的调和下,另一方面,把(博客)服务器放在 GitHub、GitBook 等服务商也很难被审查,多种因素综合,独立博客被「再度」青睐,维护独立博客的博主也开始呈现年轻化。


茶几部落

茶几部落是一个风格比较随性的独立博客,自 2011 年 7 月新域名 caagei.com 创建至今,已有 10 位联合创作者加入其博客写作。在茶几部落这里你可以看到创作者们生活、爱情等的文字记录,也可以看到他们对互联网文化、社会事件、时政新闻的个人观点。

茶几部落林林总总看似一锅大杂烩,但却在是互联网角落的一片专属自己的地方。关于为何取名茶几,是因为 茶几 是 茶几哥 的昵称, 而 茶几 的粤拼 caagei(博客域名)。


茶几君

茶几君即茶几哥,来自广东,自高中时期就开始在 BSP 博客上写作了,之后考虑到打造个人风格,便选择了搭建独立博客,这一举动之后便是十年时间。

茶几哥自称是一位随缘的佛性作者,每月跳票 4 周。热爱 ACG、游戏、电影、高达及周边,简单在茶几哥的文章上就能知道这些,除此之外,针对社会热点议题,茶几哥也会不定时分享自己的看法。


对话茶几博主

影子部分

影子:为何选择独立博客写作,你个人认为存在什么优势?

十年前的互联网搭建独立博客,对于搭建者而言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你最终以考虑打造个人风格选择搭建独立博客,其(根本)缘由是否与本身知识辅助有关还是完整兴趣驱使?

茶几: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对互联网上一切新鲜事物都怀抱激情的年轻人,也正值表达欲最强盛的年纪,那个时期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在写 BSP 博客。「韩寒被删博文」的传阅在那个年代是一件时有发生的事情,而我写作的一些内容偶尔会命中敏感词。谷歌退出中国事件令我认识到内容审查实际上早已遍布网络,于是便下定决心要在互联网上留一块能回避审查的自留地

时至今日,回避审查依然是独立博客的一大优势


影子:十年前你创建茶几部落(包含其前身茶几日记)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在写作时间上是如何权衡的?

我们曾经在独立博客一文谈到独立博客写作会占据私人时间,在非职业写作的过程中,关于博客写作的时间与正职工作时间,你是如何去调节的,是固定时间写作,还是比较弹性?

茶几:在十年前表达欲很旺盛的阶段,基本都是想到什么就会立马写下来,大有一种抱着键盘能码字到天荒地老的感觉。那个时期除了写博客,还会写日记,虽然现在看回去内容非常稚嫩,但依然能唤起当年码字时的各种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和工作的事情增多,空闲时间和剩余精力都会被严重分散。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现在,如今每当有一个想法,都会尝试立马坐下来敲完。而那些未能挤出时间立马落笔的想法,大多会堆积在草稿箱里。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现在博客里的内容相当的繁杂,主题不一。

我也希望能养成固定更新的习惯,例如周更之类的,这样对写作的文感和关注博客的读者都是好事。


影子:写作坚持了十多年(包含在 BSP 博客写作),你是有什么动力去坚持的吗?

正如上个问题所述,除开私人时间外,我们发现,与「博客」联系最强的一词是「坚持」,在现代的简体中文互联网中,确实存在也存在不少优秀的独立博客,但通常在一年左右便消失了(这也成为了博客圈内的一道基本判断标准)。在排除其后续的维护资金外,最让你能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

茶几:最大的动力是源于心底的表达欲吧。除此之外,在不同时期也会有其他因素在共同鼓舞我在坚持写作这件事。在学生时代,不用考虑文章的分数和结构,可以随心所欲去表达自己想法地写文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而搭建和运营独立博客则能进一步释放表达欲,同时还有在陌生领域探索的新鲜感。

在社会摸爬打滚一段时间后,发现身边的人有创作欲的人都遇到缺乏合适平台承接内容的问题,于是邀请了一些朋友一起到茶几部落进行创作,每当有作者投稿都相当于提醒我也该写点什么了。

到了近年,各家内容平台的创作空间都在不断收窄,在经历了各种禁言炸号后,独立博客的意义不言而喻。我们都无法知道变幻莫测的审查尺度会在什么时候把多年积累的内容一键灰飞烟灭,但只要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博客在,即使发生最坏的情况(域名被墙),数据依然能留着自己手上。

能有个地方让我可以放心写东西不用担心被删被封,是当下我保持写博的最大动力。


影子:关于现在的(独立博客)中文博客圈,你是怎么看待的,有什么个人想法?

现在中文圈(中国大陆部分),能够持续产出优质文章的博主并不多见,一方面是由于圈子的局限(主体不多),其中包括中文圈的封闭性,另一方面,圈内的洗稿行为也频频可见,文章流量越是庞大,被洗稿的动作越是容易出现。对此,一些博主,如 可能吧 的博主就认为被抄袭就是一种变相流量转化,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原创者增加曝光度。

茶几:提到中文博客圈,我脑海里随即浮现的一个词是:圈地自萌。这并不是一种褒贬,而是一种现象。无论是独立博客的起步门槛,还是之后的持续原创的维护成本,都会大幅消磨博主的热情。而实际上无论是追求经济收益(做 SEO 和内容农场)或者是获得关注度(在公众号等内容平台创作),独立博客都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虽然独立博客依然能承载这些需求,但留下来沉淀的博主们,这些方面的需求往往并不那么强盛,简单点说就是,在业余范畴内,中文博客圈的博主们对于独立博客大多比较佛和随性,也就是前面说的圈地自萌。

一直以来都有不少热心博主在牵桥搭线,自建网站或者在 GitHub 上建立项目,收录中文独立博客,但一直都不见有太大的集群。这不仅因为圈子小的因素,还因为独立博客的作者们更多有自己的思想、不随大流,对抱团成群之类的事情相对冷感。这是个人对中文博客圈的一些感受,不一定准确。

尽管中文博客圈的现状更多是呈现出一种无大中心的零散化分布,这并不符合简中互联网新生代网民的使用习惯,却更贴近开放互联网本来的面貌。反观简中内容平台,在上面创作均需受审查约束,内容也趋向套路化、政治正确化,而且非常封闭。中文博客圈这种像孤狼般松散不拘束,偶尔串门交流,更多时候是各自精彩,对个人而言反而有更有魅力。

至于圈内一直时有发生的洗稿、抄袭和未经许可转载等问题,其实不仅仅是中文博客圈的问题,更是整个简中文化圈创作者们都在面对的问题,茶几部落也曾遭受抄袭。我个人部分认同 可能吧 博主的说法,但也需要视内容性质和对方洗稿抄袭的目的而定。这些行为终究是不可取的,但这个问题难以一概而论。


影子:就博客内容的占比而言,你是否认为生活类原创作品比其它类作品更重要?

通过对最早一批独立博客的内容进行考究,不难发现其定位主要在 IT、科学技术等领域上(可参见霍炬、阮一峰等人博客),博主多是某方面的专才,在内容上都比较专业,这也是导致独立博客最开始不容易被广泛网民接纳的因素之一。事实上,这也是作为古典一派的博主所认为的,博客内容更专注于某种领域。而在茶几部落页面,我们注意到目前已经有 10 位特邀作者,但对于写作方向要求偏向生活,(而非要求某种领域有独立见解),即,对生活类原创作品画出了重点,这种条件是否出于某种考量?

茶几:在建立茶几部落的早期,我也曾就博客的内容方向作出过许多考虑和打算,但彼时我并不具备专业内容的创作能力,因此博客更多是承载个人生活琐事的集合。在早期作者加入创作后,博客内容和读者群体也基本以稳定为以生活类方向为主。我曾经希望把茶几部落打造成一个生活大杂烩,有各种各样的人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但因为个人能力和环境变化未能遂愿。

身边其实也有一些具有技术类博文创作能力的朋友,对于他们我会更倾向于协助他们建立起他们自己的独立博客,因为就搭建博客系统、配置服务器等问题上他们会更容易接受和上手。

在友链的选择上也倾向生活类内容,纯粹是因为技术类型的博客我不易有效理解,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优先级。跳出茶几部落的范围来看,我并没有认为生活类作品比其他类作品更重要,实际上能把脑海里的想法落笔成文就已经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内容,每一位能持续写原创的博主都很了不起。


影子:对于新一代的网民,你怎么看待其互联网行为或心态?

在《2020 年,独立博客会迎来“文艺复兴”吗?》一文中,提到「温水煮青蛙」这一现象并在文中阐述了其本质。事实上,我们也注意到 2008 年作为分水岭,很多互联网事物发生了改变了,网民的心态也随即发生了变化。但受其影响较大的多为老一代网民,对于新一代的网民而言,从一开始的(这种)环境便存在了,对这种变化,他们的感知并不强烈,换言之,对于古典互联网一派的开放式互联网或不向往。对此,你怎么看待?

茶几:相当多数量的新生代网民其实对「开放的互联网」是没有概念的。例如发信息这件事,无论我们如何用何等细腻的话语去描述那个年代用非智能机一词一句斟酌字数收发短信时的期待感和兴奋感,未经历过的人都难以触发共鸣,因为他们对这个事物没有概念,大多数会觉得:这是没有微信时的落后沟通手段

对于这数量庞大的新生代网民群体,在他们首次接触到互联网、或者对互联网产生记忆的时候,拼音缩写、自我审查、随机删禁这些,老网民深感不适的事物,就是他们眼中互联网的固有组成部分。实际上,他们更加适应这样子的互联网,对于老网民来讲,这是不该有的东西出现了,还越来越多;而对于他们来讲,这些都是固有元素,只是多和少的区别。

有一些老网民会嘲弄新生代网民是井底之蛙,但这样除了加大割裂和分歧,并不会有助于让新生代网民了解和建立「开放的互联网」的概念。简中互联网特有的那些元素其实同样渗透到如影视、出版、游戏等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这一代人的生活和思想。幸运的是,在简中互联网以外的国际互联网里,基本还延续着「开放的互联网」本来的模样。尽管短期内我并不对和国际互联网接轨这件事抱有希望,但把时间尺度拉长的话,可能还是有盼头的。在互联网盛行之前的一百年里,中国不也拥有过两度思想开放的环境嘛。


影子:你个人认为独立博客会是文艺复兴还是昙花一现?

在《2020 年,独立博客会迎来“文艺复兴”吗?》一文中提到,「每一个博客,都是一座信息孤岛」,这个观点是否认(在某种程度上)认为独立博客再次被群体青睐这一现象只是「昙花一现」而非「文艺复兴」?它是否包含着年轻博主对事物仅仅四新鲜感使然这一因素?

茶几: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看法,其实一早就埋藏在这篇文章的域名链接里:

caagei.com/independent-blogs-will-not-revival-in-2020/

虽然拿不准这个工地水平的翻译是否有语法的错误,但直译过来意思就是:独立博客不会在 2020 年复苏。尽管我很希望独立博客会迎来新的光芒,但 2020 年分散我们注意力的地方太多了。

从 3 月份写下文章到现在 10 月已超过半年,独立博客的环境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基本印证了我的想法。归根结底,(下面)这三步每一步的各方面成本都太高了。

确定想法 → 建立博客 → 维护更新

虽然独立博客在 2020 年只是昙花一现蹦跶了一下,但有人能在有需要的时候想起还有独立博客这个选择时,无论最后有多少人加入,终究都是好事。

如果日后能在网上闲逛时逛到一个始创于 2020 年的独立博客,那是相当令人高兴的事。


疯钻部分

疯钻:对于(独立)博客,有没有想过以订阅方式来跟读者连接?

RSS 和 Newsletter 订阅的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及时地收到文章的更新,且有助于在作者跟读者之间建立更亲密的联系。没有做 RSS 跟 Newsletter 订阅,或是因为更喜欢独立博客跟读者之间的弱联系,还是因为经过深思熟虑,独立博客仍然是你的首选创作平台?

茶几:实际上在运营博客的十年间,有尝试过各种和读者连接的方式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 RSS、邮件订阅、微博官博、读者交流 Q 群微信群、电报频道等渠道。在我看来,读者主动通过 RSS 订阅博客是一种很高度的肯定,我也会很自然地进入如何写作优质内容来回报读者这份肯定的压力中,这显得有点本末倒置,长时间下来,还是习惯不再追求订阅数。茶几部落的 Feed 页面其实是有的,但没有放在前台显眼位置,读者订阅这事,讲究一个随缘即可。

多种尝试下来,还是弱联系让我感到比较舒适。比起文章发布后在短期内收获大量阅读,发布长时间后在搜索引擎或其他渠道得到长尾流量会更让我感到充实。我并不需要过于斟酌词句来让文章获得关注和互动,只需把内容推到互联网的大海上,让有缘人在有缘的时间看到即可。在这个层面上来讲,独立博客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疯钻:跟读者的互动会是你在运营独立博客时的考量之一吗?它的占比重会是多少?

如果是,是否会根据读者的建议和喜好,来决定往后发布文章的类型和偏向?负面评论是否会影响到你的写作?

茶几:虽然每次发文还是会期待有读者来参与互动和交流,但也早已习惯没有互动,现在每次发文都如同在竹林中敲木鱼,是否有人听到声音就随缘吧。我更希望我和读者们的关系是自由的:我一直都写我想写的内容,这一篇这位读者喜欢看,就来看几眼,下一篇不合这位读者的口味,就关闭窗口。彼此都不必对对方有太多期待。也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负面评论并不会太影响到我的写作。

其实我很乐意和读者互动交流,但这并不包含在写作目标当中,因此我的文章更倾重于个人想法的输出,而非引起讨论。如果读者看完文章能略有所思,即使没有留下痕迹,我也会觉得这就够了。


疯钻:针对(独立)博客新人,你会有哪些建站或相关建议?

在推荐建站工具方面,是否愿意为新人讲一讲建站心得,帮助大家避坑。

茶几:虽然搭建一个独立博客看起来很复杂很麻烦,但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有想试试的想法,不妨就行动起来。不必过度设想要把博客建设成什么样,一切水到渠成就好。

关于建站,个人认为值得和大家分享的一点是:如果是包含个人想法内容的博客,请尽量在国际域名平台(godaddy、name 等)上注册,虽然国内域名商也有提供域名转出服务,但其相当的复杂和繁琐,还不如一开始就绕开他们。这样子即使发生了最坏的情况,你的域名至少还在你手上,还能在国际互联网上访问。

其次就是服务器的选择。比起域名,服务器方面的限制会少很多,博客内容在简中互联网里比较合规的,还是优先购买如阿里云和腾讯云之类的大牌云服务。虽然要备案,但胜在价格不高,且速度和稳定性都有保障。如果是博客内容自己心里有数的话,还是租用国际的服务器比较稳阵。

博客建立起来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心态。在当下写博客其实是一件相当用爱发电的事情,大部分博主都收不回建立博客的经济成本。比起经济成本,花大心思写好的博客还不一定有人看,这其实是很消磨意志的。所以对写博客这件事适当地降低期待或许能让你走得更远。

我很希望能有朋友在看完 TSBBLOG 独立博客系列文章之后能触发到想「试一试」的想法。虽然眼下的独立博客就如同荒原的孤狼、大海的孤岛,但这片自留地永远属于你,你的每一次发声,都在为日益封闭的简中互联网注入那么一点清流,也让互联网多彩了一分。


推荐阅读